《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与学习指南
适用专业: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文理科专业
教学周数:17周 每周4课时
一、课程的说明
《演讲与口才》是面向全院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口才的基本训练,并进行必要的口才鉴赏,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的能力,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
《演讲与口才》是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是以语言为突破口,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潜能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性课程。
2、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介绍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演讲词的写作方法,介绍演讲是辩论的技能和技巧,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运用常用的技法进行训练,启发学生培养自己的讲说风格。《演讲与口才》是一门艺术课,非短期而能学成,课堂只能引入门径,需要学生不断的自我锻炼。
3、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门课的内容,涉及到口语表达能力在人的个性成长中的重要性,思维训练,情感表达,关注听众心理,沟通中的倾听,非言语交际,以及朗读、演讲、交谈、辩论、主持、求职和自荐等口语表达形式。我们力求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训练,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学习不会偏废,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言语沟通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坚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教,学,说”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使学生学有所用。开设本课程在于通过学习演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课堂实训,达到以下的目的:
1)学生提高演讲水平,从而提高各种语体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以便将来更有效地从事各项工作。
2)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力,敏捷的思维力,迅速的应变力及较强的记忆力。
3)有志于演讲和对演讲学进行深造的同学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1、教学目标
我们力求从声音训练、体态表情训练、语言组织训练、倾听训练到心理素质训练,从个人表达到与人交谈,再到主持和辩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训练,有效地克服胆怯心理,语言和思维混乱状况,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2、教材分析
本书以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知识为基础,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以提高口才与演讲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为基本基础理论、模拟训练两部门构成,重点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每章之后有思考与练习,该部分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训练成果而精心设计的。
本书为高职高专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层次学生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演讲与口才爱好者的参考书。
3、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取集体课、讲授法、观察法和实训法(个人和双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以学生口语训练为主,因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可供学生阅读和参考。除学生有大量的训练之外,还会观看和收听部分影音资料,既可获得具体形象的认识,还可以从中学习、模仿和借鉴。
4、实践教学内容及环节的确定
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及环节,先后是声音训练、朗读训练、体态语训练、倾听训练、心理训练、思维训练、情感训练、演讲训练、交谈训练、论辩训练、求职和自荐训练以及主持艺术。
5、课程所需的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电脑、音像设备、音像资料等。
四、课程的目标
1.能力目标
(1)纠正语音,提倡使用标准普通话;
(2)提高日常言语水平;
(3)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言语交际能力;
(4)形成明辨是非、分析言语活动优劣的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思索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目标
(1)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2)把握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3)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
(4)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5)掌握有效演讲的全过程。
3、素质目标
(1)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养学生运用标准普通话的自觉性;
(3)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克服低级趣味;
(4)养学生重视交际和乐于交际的思想观念。
五、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
周次 |
节数 |
章节 |
授课内容 |
教学方法、方式、课型 |
1 |
4 |
第一章 |
演讲理论 |
|
|
1 |
第一节 |
演讲的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演讲的分类 |
讲授 |
|
2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2-3 |
5 |
第二章 |
口才理论 |
|
|
1 |
第一节 |
口才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良好口才应具备的素质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提高口才的途径和方法 |
讲授 |
|
2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3-5 |
8 |
第三章 |
有声语言 |
|
|
1 |
第一节 |
有声语言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有声语言训练内容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有声语言训练技巧 |
讲授 |
|
1 |
第四节 |
朗读技巧 |
讲授 |
|
4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5-7 |
8 |
第四章 |
态势语言 |
|
|
1 |
第一节 |
态势语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态势语言的使用技巧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表情与眼神的使用技巧 |
讲授 |
|
1 |
第四节 |
使用态势语言的注意事项 |
讲授 |
|
4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7-8 |
7 |
第五章 |
拟稿演讲 |
|
|
1 |
第一节 |
拟稿演讲的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演讲稿的语言要求 |
讲授 |
|
1 |
第四节 |
拟稿演讲实战策略 |
讲授 |
|
1 |
第五节 |
拟稿演讲训练 |
讲授 |
|
2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9-10 |
8 |
第六章 |
即兴演讲 |
|
|
1 |
第一节 |
即兴演讲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即兴演讲的技巧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即兴演讲对演讲者的要求 |
讲授 |
|
1 |
第四节 |
即兴演讲技巧训练 |
讲授 |
|
4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11-12 |
8 |
第七章 |
辩论演讲 |
|
|
1 |
第一节 |
辩论演讲的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竞赛式辩论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辩论演讲技巧 |
讲授 |
|
1 |
第四节 |
辩论演讲的原则及语言使用要求 |
讲授 |
|
4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13-14 |
6 |
第八章 |
求职口才 |
|
|
1 |
第一节 |
求职口才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求职口才的技巧 |
讲授 |
|
4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14-15 |
6 |
第九章 |
社交口才 |
|
|
1 |
第一节 |
社交口才概述 |
讲授 |
|
1 |
第二节 |
社会口才的技巧 |
讲授 |
|
1 |
第三节 |
社交中的禁忌 |
讲授 |
|
3 |
综合技能训练 |
|
训练 |
16-17 |
6 |
第X章 |
|
讲授\训练 |
17 |
2 |
期末考查 |
|
考查 |
注:16-17周根据所授学生的专业选定相应章节(管理口才、主持人口才、导游口才、推销口才、谈判口才、医护口才、教学口才、公关口才)教学。
六、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
(1)教材选用
《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苏炳琴、曹丽娟、郭军帅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版。
(2)参考书
1、《演讲的艺术(13版)》Rudolp F.Verderber &Kathleen S. Verderb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2、《言语沟通学概论》吕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3、《口才学教程》,欧阳友权、朱秀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当众演讲与沟通的艺术》,【美国】戴尔•卡耐基著,北京群言出版社版,2005年。
5、《现代演讲艺术技巧》,【英国】R•S•劳伦斯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6、《闭上你的嘴》,【英国】卡里•库珀、西奥•西奥博尔德著,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年。
2、教学建议(采用什么形式上课)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授的同时,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演讲的视屏资料、影像资料。
4、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相关视频音响设备。
5、教师要求
《演讲与口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普通话较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七、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评分细则
(一)考评时段和比例
平时考评(10%)、期中考评(20%)、期末考评(70%)。
(二)考核方式
实训情况、考查、考查。(旷课达1/3学时的学生,取消考试资格)
(三)评分细则:
1、评分标准 主要从演讲内容、演讲技巧、演讲效果、时间掌握及脱稿要求五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演讲内容(30分)
主题鲜明、突出、标题醒目(5分)
观点正确、鲜明,主题深刻、集中,角度新颖、得当,材料典型、 充分(10分)
事、情、理交融,逻辑严谨,说服力强(5分)
文笔(10分)
注:应紧扣“XXX”主题,显示对专业程度的了解,事例恰当、生动,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2)演讲技巧(40分)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音纯正(10分)
语言生动、形象,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演讲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富有感情。(10分)
动作、表情、能准确、直观、灵活地表达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10分)
(3)演讲效果(10分)
演讲精彩有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深刻教育,具有强大的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感召力和召唤力。 注:包括仪表形象: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风度潇洒,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4)脱稿(10分)
表现熟练程度
(5)演讲时间(10分)
超时或少时扣2分(时间限制为5分钟,若超时或少时,每分钟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评分方法 评分采取100分制,前三位选手不当场亮分,待三人演讲全部结束后,由评委集中评议后亮分,其余选手演讲结束后逐一当场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得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基础课部语文教研室
- 上一篇:《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与学习指南[ 04-20 ]
- 下一篇:《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与学习指南[ 04-20 ]